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超脑工业开启“垂类竞速”——寻找太原“六小龙”系列报道(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13:00    


  “为什么我们没有‘六小龙’?”2025年年初,“杭州六小龙”出圈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一些城市开始反思,发出了灵魂拷问,更激发了各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思考。其实,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六小龙”,缺少的是发现“六小龙”的眼睛。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新词不断拓宽人们视野之时,穿透层层繁复的概念,敏锐地捕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关键就是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而争夺大模型,无疑是争夺下一个技术时代的基础平台。在“百模大战”中,被“卷”起来的不仅有那些最顶尖的科研和产业力量,还有那些最渴望捕捉发展先机的中小微科创企业。

  从“百模大战”到“垂直布局”

  4月2日,在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的中国知网大厦内,山西凹凸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对自主研发的“AI工程师”App进行后台调试。屏幕上,接入“AI工程师”应用的污废水处理站环保设备运行数据如瀑布流般滚动,只要有故障生成或数据异常,“AI工程师”可瞬间形成预判方案。

  “我们的‘AI工程师’是基于超脑工业大模型研发,能够‘思考’复杂工艺流程,就像极富经验的工程师一样,在极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山西凹凸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利指着屏幕上App的应用案例介绍,目前山西艾格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接入“超脑工业大模型”+“AI工程师”10个月,运营期内的污废水处理站约8座,全部采用“AI工程师”移动端辅助运营,将水厂运营效率提升40%,综合售后成本节省超百万元。同时,技术生产部门通过算法大模型,深度挖掘项目前期技术辅助工作能力,方案类成果输出速度提升了80%,各类文件审核时间缩短95%,各类纠错指导准确率可达99.5%。

  张立利在环保行业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历,深知行业内痛点所在。2023年,接触到人工智能应用后,他很快意识到传统工业场景对大模型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像环保此类流程复杂的行业亟须智能化改造、智慧化升级。随即,他和合伙人开始组建团队,聚焦工业垂类大模型研发。短短一年多时间,公司生成了“超脑工业大模型”,并以其为核心结合行业知识库与动态数据分析能力,形成了填补传统工业在智能化决策和实时优化方面空白的优势。

  “专精新”破局“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产业演进图谱中,通用大模型如同具备通识能力的本科生,而垂类大模型则是深耕特定领域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图谱,更要具备精准解决垂直场景复杂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垂类大模型也成为行业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的技术关键。

  “DeepSeek系列模型降低了大模型的普惠门槛,正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大模型应用落地。行业大模型的‘胜负手’也不再是模型参数大小,而是谁更懂用垂类知识和经验提升业务价值。垂类大模型作为大模型进一步商业化的关键,已成为行业数智化升级的必选项。” 张立利告诉记者,公司团队虽然仅9人,但其研发生成的“超脑工业大模型”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较早专注特定领域,精准破局的“大模型”。“去年10月,公司自研的‘AI工程师文本生成算法’备案通过,同期打造的‘超脑大模型’已向省委网信办备案。这个专注工业场景的垂类大模型经过训练后,已基本具备复杂工艺流程解析、多模态数据分析、动态系统建模等核心能力,在测试阶段即展现出巨大潜力。”

  “超脑工业大模型”专注工艺流程解析与故障预判,支持动态系统建模,而“AI工程师”可为环保工程师提供设计参数分析、实时工艺参数优化、设备故障分析及预判、污染治理方案生成等服务。去年6月正式推向市场后,凭借精准的行业定位已迅速打开局面。目前已在省内多家环保企业部署应用,累计服务3000多名技术人员。

  “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当前,大模型竞争已进入以应用落地、效率优化、生态共建为核心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性特征包括技术路径的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深度渗透、商业模式的加速探索,以及从通用能力向行业专用能力的延伸。就在记者采访之际,太原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都在积极部署。太原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跃峰表示,国产大模型下一阶段的破局之道在于垂直深耕,场景落地是关键。这一策略不仅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有助于国产大模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差异化优势。

  垂直深耕,意味着大模型正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精”。通用大模型虽然在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其训练成本高、能耗大,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无法对行业应用场景产生深刻理解、解决具体问题。相比之下,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太原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拥有庞大的用户体量和工业数据,这些都是发展垂类模型的优势。面向未来,太原如何以人工智能激发“老工业新活力”,加快抢抓“垂类模型”这一“新风口”?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答案:加速技术普及,做好顶层规划,精准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开发应用场景,加快开放产业生态,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还有更多答案在企业外,在实践中,在院校里,在生产线上。

  太原日报 记者 梁 丹

相关文章

2025-04-14 20:51:00 郯城民营经济巡礼丨中汇管业:钢“柔”并济 以创新破局行业困境

【开栏的话】在郯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征程中,民营经济始终是活力澎湃的“生力军”。他们扎根沃土、敢闯敢拼,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基石,在产业升级、科技突破、就业富民等领域勇立潮头,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即日起,“在临沂”客户端推出“郯城民营经济巡礼”专栏,聚焦本土企业成长故事,展现工业强县建设的生动图

2025-04-14 20:01:00 宁波开启首届中小学教师AI+教育智能体应用培训

“打开‘学知星’智能体,输入一个成绩单,就可以自动读取表格内信息,实现简单的成绩分析功能,并给出学习建议,该智能体预计学情诊断精准度达92.6%。”近日,在宁波市首届中小学教师AI+教育智能体应用培训成果展示会上,北仑区绍成小学教师钱世伟展示了他搭建的三个智能体。在当天的成果展示会上,69位参训教师

2025-04-14 14:20:00 因病蛰伏4年!现任企业高管大学教授,世界冠军朱雨玲再捧WTT奖杯

复出七个月,首次捧起WTT高级别赛事奖杯,朱雨玲再一次突破了自己。4月13日晚,WTT太原常规挑战赛落幕,前国乒女将、世界冠军朱雨玲站上领奖台,捧起沉甸甸的亚军奖杯。这个奖杯对她来说,意义非凡,“这是对自己这七个月来最大的鼓励”,她对当时没有放弃的自己说,“感谢你的坚持,让你跟更好的自己在今天相遇”

2025-04-14 11:13:00 超脑工业开启“垂类竞速”——寻找太原“六小龙”系列报道(二)

  “为什么我们没有‘六小龙’?”2025年年初,“杭州六小龙”出圈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一些城市开始反思,发出了灵魂拷问,更激发了各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思考。其实,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六小龙”,缺少的是发现“六小龙”的眼睛。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新词不断拓宽人们视野之时,穿透

2025-04-14 07:10:00 AI让传统笔记焕发新活力

青岛市实验小学孟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同桌间开展笔记分享。 本版图片均由臧晓文摄■分阶段构建课堂记笔记培养路径,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高阶思维品质,让思维发展清晰可见■在AI时代,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互补相融的,可以相得益彰AI时代还需要手写记笔记吗?针对这一时代之问,青

2025-04-14 06:39:00 金融机构如何面对AI幻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包括产业赋能、终端应用等方面。在强调技术应用的同时,多次出现“安全”一词,强调了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在金融领域,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海量数据积累还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优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

2025-04-13 18:03:00 走近顺德工业发展,《万亿小镇》创作分享会举行

4月13日,由顺德图书馆、顺德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阅见顺德”系列文学活动之“以民间视角仰望‘凤城’工业传奇——王虎长篇小说《万亿小镇》创作分享会”在顺德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揭开这部工业题材佳作的神秘面纱。《万亿小镇》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王虎继《带着理

2025-04-13 14:10:00 魔改AlphaZero后,《我的世界》AI老玩家问世,干活不用下指令

来源:机器之心Pro编辑:泽南、杨文人和智能体共享奖励参数,这才是强化学习正确的方向?大模型驱动的 AI 助手又升级了。本周五,科技圈正在围观一个陪你一起玩《我的世界》的 AI。它话不多说,就是埋头干活。一起盖房子的时候,你不需要给 AI 一张蓝图,或是不断告诉它该怎么做,你只需要盖自己的,它就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