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实验小学孟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

在课堂上,同桌间开展笔记分享。 本版图片均由臧晓文摄
■分阶段构建课堂记笔记培养路径,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高阶思维品质,让思维发展清晰可见
■在AI时代,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互补相融的,可以相得益彰
AI时代还需要手写记笔记吗?针对这一时代之问,青岛市实验小学把做笔记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融合开展实践探索。测评显示,全校92%的学生能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思维能力测评优秀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普通笔记如何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阶梯?学校的实践经验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AI遇见笔记:
促进对学习本质的反思
学校五年级数学教师曾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对比实验:两个平行班同时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这一节内容,A班用AI整理笔记,B班坚持手写整理。两周后测试发现:A班学生对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比B班低32%。实验引发了教师的深入思考:既然AI能快速生成完美笔记,传统笔记的价值何在?通过跟踪调查,有三个关键发现:一是在记忆留存率方面,手写笔记的知识保持率比AI整理高27%;二是在思维深度方面,手写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批注,使问题解决能力提升41%;三是在专注力方面,使用纸质笔记的学生,课堂有效专注时间比电子设备组多12分钟。
2
笔记关联成长: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紧抓小学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分阶段构建课堂笔记培养路径,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高阶思维品质,让思维发展清晰可见。
一是分阶段进行目标设定与工具适配。
低年段通过“三符·三步”体系,采用“★”标记重点,用“?”记录疑问,用“→”表示逻辑关系;通过标符号、圈关键词、连关系三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三种核心思维习惯:信息分类意识(用不同符号区分知识层级)、逻辑关联能力(通过箭头符号构建知识网络)、元认知监控(用疑问符号触发深度思考)。低年级符号训练正是思维大厦的“基础构件”,这些具象化符号随着年级升高将逐步内化为思维导图中的分支、概念图里的节点等结构化思维工具。
中年段开展结构化整理:设计四格笔记模板,将A4纸划分为“知识点”“例子”“我的理解”“拓展问题”等四个区域,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记录。如语文课记录比喻句时,在“例子”栏抄写例句,在“我的理解”栏绘制简笔示意图;推广彩虹分类法,即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区分事实类(黄色)、方法类(绿色)、疑问类(粉色),培养信息分类意识。
高年段呈现可视化思维:实施“双链笔记法”,即在左侧记录课堂要点,右侧留白用于课后补充关联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如科学课记录食物链时,右侧延伸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示;开展“笔记变形记”教学活动,将线性笔记转化为图示化表达、关系图等多元形式,促进知识重构。
二是创设课堂实施四步路径。预学指引——课前发放笔记任务单,明确记录重点。如数学课预习时提示重点记录解题步骤的创新点。课中示范——教师使用实物投影分步展示笔记过程,特别演示如何用箭头连接关联知识点,用留白处理疑难问题。间歇整理——每15分钟设置2分钟空隙,指导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本段内容,训练信息提炼能力。课后升级——布置“笔记美容”作业,学生用不同颜色对笔记进行补充遗漏、修正错误、添加内容等,培养反思习惯。
三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具体措施包括:设立笔记进化墙,每月展示改进轨迹,强化过程性成长体验;开展笔记会诊日,小组互评时着重发现同伴笔记中的思维亮点。
四是实施教师支持策略。板书设计采用“核心区+留白区”布局,右侧1/3区域专用于呈现笔记示范。每节课预留8分钟做笔记时间,前3分钟随讲随记,后5分钟用于整理完善。学校开发《学科笔记锦囊》学习手册,数学侧重解题思路可视化,语文强调整合阅读批注与课堂笔记。
实践表明,实施系列举措,学生信息筛选准确率提升40%,知识关联能力测评得分提高27%,课堂笔记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的脚手架,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发生。
3
“三小本”笔记:
契合个性化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通过特色的“三小本”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记录个性笔记,强化思维培养。
数学整理本:从错题本到思维导航仪。低年级侧重趣味启蒙,如“错题漫画”把计算错误变成数学故事,“图形贴贴乐”用磁性贴片探索图形变换。中高年级侧重思维进阶,通过“知识梳理”,学后梳理知识关联,借助图表建体系,提升思维逻辑性;采用“易错题集锦”,汇总作业考试易错题,剖析错因,培养批判性思维;使用“探究笔记”,探究数学问题时写笔记,思考本质,培养思维主动性。经数学教研组精心筛选、系统编排,这些探究笔记被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推动教学与学生思维共同成长。
语文积累本:从摘抄本到表达百宝箱。低年级侧重打基础,“汉字魔法盒”用偏旁部首玩汉字拼图;“童诗录音棚”录制自己创作的儿歌。中高年级侧重提能力,素材万花筒分为家庭趣事、自然发现、新闻热点三部分收集素材;名著通关卡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英语词汇本:从单词本到文化万花筒。低年级侧重趣味入门,“动物拍拍卡”用单词卡配动物照片;“颜色转盘”可转动转盘说句子;中高年级侧重深度拓展,“节日探秘”借助思维导图对比中西节日习俗;“青岛小导游”让学生用英语介绍青岛八大关建筑。
青岛市实验小学历经3年的实践探索证明:在AI时代,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是可以互补相融的。
(作者系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4日 第06版
作者:马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