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11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王亦欢)4月10日,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的“福建北斗时空数据底座乡镇船舶监管数据”,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平台完成登记,获颁全市首张公共服务领域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在数据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处理者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需要通过法律赋权使其产生合理预期,从中获得回报、获取收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要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促进形成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数据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依法依规获取,经过一定规则处理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智力成果属性及非公开的数据集合,享有自主管控、加工使用、经营许可和获得收益等权益。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据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需求日益递增。2022年11月,我省成为全国首批8个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搭建了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平台,为依法依规获取的、经过一定规则处理形成的、具有商业价值及智力成果属性的数据集合提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今年以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抢抓机遇,靠前服务,主动开展数据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工作,为重点企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提供专业化指导和保姆式服务,鼓励更多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为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的“福建北斗时空数据底座乡镇船舶监管数据”,包含船舶经纬度、GPS状态等原始时空数据与围栏报警、设备属性等原始事件数据,通过融合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在港、离港数据等船舶监管数据集合,主要运用于乡镇船舶监管、船舶动态监管和船舶进出港报备。
“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具有积极意义。”莆田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该数据知识产权的成功登记,为持有人在数据知识产权合规确权、维权保护、流通交易、融资变现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依据,为莆田市“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数据“知产”变“资产”探索新的转化路径。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