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轻医美”:变美神器还是消费陷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4:30:00    

转自:中国妇女报

非法医美。 新华社发 王威/作

● 注射类医美产生的问题最多。一旦注射引发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失明、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 低价医美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产品质量风险、诱导消费、隐性收费等问题。“换药”已成为部分美容院惯用手法,既维系了低价客群,也从中赚取了暴利

● 求美者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一定的医美科普知识,作出慎重选择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一次少女针,颜值秒回春”“只要99元,新客体验M22级光子嫩肤”“198元水光针团购,3人成团享5折”……近年来,许多年轻人被低价、不开刀、恢复快的概念所吸引,坚信“变美像喝咖啡一样简单”,为此“入坑”甚至陷入“轻医美”的消费风潮。

鉴于利润更高、风险更小,许多医美机构从传统整形手术转向了“轻医美”。据艾媒咨询和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达2354万,相关企业注册量达4.66万家,同比增长38.61%。预计到2026年,“轻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然而,“轻医美”行业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滥用药械、违规操作、资质造假等诸多乱象。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注射类医美是“重灾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韩愚弟介绍,目前“轻医美”主要分为注射和光电类两大类,前者多指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和胶原刺激剂等药物和注射材料;后者指激光、射频类、光子嫩肤等仪器操作。

“从门诊经验看,注射类医美产生的问题最多。”韩愚弟指出,由于注射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仍是行业的痼疾,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会遇到患者肉毒素中毒、皮肤损伤、异常增生或出现后遗症的情况。

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调查发现,许多医美维权群活跃,不少消费者因“脸被打毁了”而寻求维权。“我在XX医美机构打了所谓的胶原蛋白针,现在炎症反应强烈,脸部肿胀到呼吸困难。”“打了8年玻尿酸,现在没法吸收了,皮肤红肿且有硬块。”“玻尿酸位移、发泡、效果不佳,没办法解决馒化问题,导致心理抑郁。”……

“与光电类产品不同,注射类医美有‘不可逆性’和‘强技术依赖’。注射进人体的材料若出现问题,无法像激光那样‘关机停用’,只能通过手术取出或等待代谢,风险更高。”韩愚弟表示,注射医美有执业资质门槛,许多“代打”黑作坊的注射操作者并非专业医生,几天速成培训后便上岗,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极易误伤神经、血管。一旦注射引发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失明、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韩愚弟指出,少女针、童颜针、黄金微针等“老材料新应用”的现象在医美行业十分常见,但其使用的时间和案例积累相对有限,且不同厂家的加工工艺和纯度标准差异较大,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未得到可靠验证。有些针剂为了达到宣传中“一次见效”的效果,甚至加入了生长因子等违禁成分,导致组织异常增生,且难以修复。

“轻医美”的风险并不“轻”

“轻医美”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度竞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二线城市的高度内卷。2023年,北京医美门店增至近800家,增长率达60%;深圳医美门店达450家,增长率为125%,其中“轻医美”诊所占比超60%。

医美机构通常采取“低价引流”的模式,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和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较弱的群体。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达38.2%,较2019年翻倍。其中,“00后”用户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56%,大学生群体订单量同比增长72%。

然而,低价医美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产品质量风险、诱导消费、隐性收费等问题。“一方面,医美机构的高净值客户在减少,另一方面,过低价格必然压缩利润,导致产品质量降价。”在上海从事医美行业多年的季女士透露,规模较大的机构还可以打打价格战,筛选高端客户,小机构只能在药械上“做减法”。

此前,不少媒体曝光多起“黑医美”违法案例,如消费者团购“2999元进口玻尿酸”,术中被告知“基础款效果不好”,诱导加钱升级,实际注射的仍是不明来源产品;某机构用生理盐水稀释产品,降低成本;机构宣传使用进口品牌,但实际注射走私货……早在2020年,艾瑞咨询显示,医美市场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仅为33.3%。

一支进口认证的肉毒素价格在一两千元以上,而走私的非法肉毒素价格在百元以内……“换药”已成为部分美容院惯用手法,既维系了低价客群,也从中赚取了暴利。

因贪便宜而导致肉毒素中毒的案例屡见不鲜。长期做医美的李小姐表示,自己踩了不少“便宜坑”:“一台正规的超声炮设备价格通常在50万至100万之间,炮头的成本在0.05到0.08元之间,一些机构为了低价促销,全脸仅打8000以下甚至更少的发数,或者使用来路不明的炮头,这种‘仅1999元的超声炮’让我白白花了钱还挨了疼,脸越做越垮。”

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每年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增长近14倍。在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涉及医疗美容机构使用过期药、违规使用A型肉毒素、发布虚假广告等医疗美容处罚占主要类别。显然,质量过硬的“轻医美”无论从价格、效果还是风险性上看,并不“轻”。

做好“查验资质”“保存证据”功课

针对部分消费者不选择三甲医院的原因,韩愚弟解释,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仅开展经过充分验证、安全系数高的传统项目。“当消费者提出‘精灵耳’‘小腿神经阻断术’等尚未通过临床安全性评估的前沿需求时,往往会被‘劝退’。而大量民营医美机构通过违规操作药械、超范围执业等手段,满足、引导、刺激消费者的变美需求,这也极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韩愚弟说。

安徽大森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佩佩指出,“效果与宣传不符、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低价引流后额外收费、合同纠纷、资质与合法性争议、隐私与肖像权侵犯、营销欺诈”是“轻医美”常见的消费纠纷,其维权难点在于证据不足、伤情因果鉴定不明朗和损害鉴定费用较高等方面。“‘轻医美’往往没有病历,也没有术前拍照留痕、效果承诺说明等环节,无法构成完整的证据链,这增加了维权难度,而医美损伤通常出现在较长时间后,鉴定方难以判定损害与所接受的‘轻医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吴佩佩建议,消费者在保留证据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记录医美前后对比证据,在机构同一光线、角度拍摄素颜照(带日期水印);二是扫描保存治疗风险评估、加盖公章的知情同意书、 收费明细、药品器械说明书(查验是否三证齐全)、产品包装及扫码验证等;三是及时保存与医疗机构的沟通记录。

在韩愚弟看来,培育健康的医美消费观非常重要。“在问诊中,我们发现因熬夜、饮食不规律、情绪压力等因素,皮肤问题开始趋向‘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寻求‘轻医美’解决‘颜值焦虑’,但实际上,这类皮肤早衰问题更应该通过健康、规律的生活来根治。”他呼吁,求美者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一定的医美科普知识,作出慎重选择。

相关文章

2025-04-17 09:30:00 “美容针”闯关失败!哈尔滨海关查获肉毒素、水光针,涉事者走无申报通道

近日,哈尔滨海关所属太平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进境航班实施监管时,发现1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携带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经进一步查验,查获肉毒杆菌毒素20盒,水光针注射剂30支,玻尿酸注射剂10瓶。肉毒杆菌毒素为肉毒杆菌制剂,属于特殊物品中的生物制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出入境特殊物

2025-04-17 04:30:00 “轻医美”:变美神器还是消费陷阱?

转自:中国妇女报非法医美。 新华社发 王威/作● 注射类医美产生的问题最多。一旦注射引发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失明、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低价医美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产品质量风险、诱导消费、隐性收费等问题。“换药”已成为部分美容院惯用手法,既维系了低价客群,也从中赚取了暴利● 求美者应树立正确

2025-04-16 23:49:00 不出票不退款 Klook“演酒”套餐被指违约

明明宣传着优先购票,提前付款却迟迟不出票;产品介绍付款前明确标注套餐的酒店含有早餐,付款后却显示不包括早餐……近期多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旅游平台Klook(客路)在销售Lady Gaga“演唱会+酒店”套票时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的问题,由于迟迟不给出票,酒店权益不断变化,消费者担心影响出行

2025-04-16 15:24:00 京东七鲜“繁花计划”启动 通过产地直采+包销重塑鲜花即时零售新生态

近日,京东七鲜正式宣布启动“繁花计划”,全面发力鲜花即时零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地直采的应季鲜花,包括芍药、玫瑰、绣球等鲜花。这一计划的推出,不仅是对当下鲜花消费需求持续上涨的精准回应,更是京东七鲜在即时零售赛道上的又一次创新布局。未来,京东七鲜将通过产地直采、源头包销等模式整合鲜花供应链资源,为消

2025-04-16 10:01:00 昌乐:部门对接镇街 开展安全生产帮扶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为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责任履职能力,昌乐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帮扶行动,不断探索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促进辖区安全生产水平再提升。昌乐县结合自身实际,整合各方资源,凝聚专业力量,制定《开展

2025-04-15 15:44:00 中国经济新脉动⑧:防范化解风险为何重要?| 理响中国

新一季“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理响中国·以理服人|2025中国经济新脉动》,带你读懂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与化解,是今年政府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的两大重要工作。为什么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领域的风险如此重要?如何有效防范化解这两大风险?中央党校(国家

2025-04-14 15:42:00 渤银理财财收有略系列固定收益类三年封闭式2025年24号4月14日起发行,A份额业绩比较基准2.7%-3.3%

4月14日,据渤银理财披露,该公司发行的财收有略系列固定收益类三年封闭式理财产品2025年24号募集期为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21日。发行规模上限3.5亿元,下限为2000万元,A份额认购起点为1元。该理财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评级为R2(较低/中低风险,本评级为渤银理财内部评

2025-04-14 15:29:00 浙江4月15日入汛 预判气象灾害偏重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杭州4月14日电(记者唐弢)记者14日从2025年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15日起浙江将正式进入汛期。综合研判,今年浙江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事件趋多趋频,防汛防台风抗旱形势比较严峻。浙江省防指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许小月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