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4月14日电(记者唐弢)记者14日从2025年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15日起浙江将正式进入汛期。综合研判,今年浙江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事件趋多趋频,防汛防台风抗旱形势比较严峻。
浙江省防指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许小月介绍,今年汛期,预计浙江气象灾害偏重,将呈现“极端天气多发、梅雨时空不均、台风影响偏重、高温伏旱叠加”四大特点,强对流天气频次可能增加,降水北多南少,台风也较常年偏多。出梅后,盛夏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极端最高气温预计达40℃至42℃。
为此,浙江各级各部门抢抓汛前“窗口期”,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等8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了“拉网式”风险排查。此外,针对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浙江各级防指已落实“一户一策”转移责任人,人员转移期间要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在应急保障方面,据统计,浙江各级已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99亿件,为1.6万余个多灾易灾村配备了卫星电话,2371支各类应急救援队伍9.4万余人进入备勤备战状态。
许小月表示,下一步,浙江将继续滚动开展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风险,逐一建立“一风险一清单”,严格整改、跟踪销号、动态清零;同时持续推进防汛防台风万人大培训,特别是针对山区、海岛、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灾害风险全面开展防汛防台风应急演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