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是呼伦贝尔市首个“完整居住社区”的试点社区、海拉尔区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试点社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曾先后获得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呼伦贝尔市第六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嘎查村(社区)”等荣誉。
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内有24个居民小区,共5226户7487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等13个民族,现有在册志愿者1208人。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化民族团结实践,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整合辖区志愿力量,拓宽志愿服务渠道,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成为北疆大地上一张闪耀的“民生名片”。

强化阵地建设,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
打造“≤15分钟便民圈”,服务零距离
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构建“社工+志愿”双轮驱动模式,形成覆盖全域的便民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便民圈”。设立“流动图书馆”“爱心驿站”等特色阵地,年均开展环保宣传、健康义诊等活动80余场,惠及居民5000余人次。
暖心驿站显温情,精准对接需求
进一步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快递员、环卫工提供歇脚充电、应急药品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了“新家”。日均接待30人次,使户外劳动者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该驿站荣获全国2023年“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深化品牌赋能,激发民族团结“石榴红”
“益籽同心”品牌树标杆
2023年5月,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整合7支志愿队伍(党员、退役军人、“五老”等),创建“益籽同心·石榴红”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社工+志愿+N”联动机制,带动更多的社工、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热情弘扬志愿精神,开展“石榴籽”微课堂、帮扶慰问等活动130余场次,覆盖各族群众2700余人。
文化浸润促融合
组建“民族融合文艺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助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发扬“三北精神”和“蒙古马精神”,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创作民族团结主题舞蹈10余支,举办“社区村晚”“民俗百家宴”“我们的节日”等志愿活动45场,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民生福祉,绘就共建共享“幸福图”
全龄服务暖人心
设立“银发关爱日”,开展为老服务。联合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提供送餐、陪护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在童心护航活动中联合学校开设“‘石榴籽’微课堂——四点半课堂”,寒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惠及辖区青少年360人次。
创新“驻小区”模式
以“红色物业”为支点,推行“志愿服务驻小区”机制,组织辖区志愿者常态化下沉居民网格,提供代购代办、矛盾调解等“家门口”服务。2023年以来,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1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
凝聚先锋力量,释放文明实践“新动能”
党员先锋以志愿践初心
辖区503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累计为居民提供环境治理、交通疏导、上门义诊等志愿服务1200余次,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87件。党员们通过“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切实把为民服务落实到日常点滴中。
积分激励争当志愿先锋
创办“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管理切入志愿服务,将无偿的志愿服务活动变为有形的积分值,通过“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激励机制,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目前,居民志愿服务参与率达43%,培养10名居民成为“社区能人”,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志愿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365天不间断的温暖。正阳街道开发区社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初心如磐再启程,持续深化“益籽同心·石榴红”品牌内涵,扩大志愿服务“服务圈”,让志愿服务的春风常年吹拂,文明新生的种子遍地开花,温暖的阳光照进每家每户,奋力书写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的“幸福答卷”!
来源: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
美编:冯印新 代影
主编:敖拓斌 监审:塔娜
监制:付惺
总监制:苏都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