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6日讯(首席记者 张佳伟) 教孩子梳头、陪孩子看海、见证孩子站上省级领奖台……在税徽与便装的双重身份下,国家税务总局泗水县税务局的“爱心妈妈”们,让公益与税务使命交织成温暖的网,把17个孩子的“微心愿”逐一划上勾,也为她们填补了母爱的空缺。如今,当受助女孩在散打比赛夺冠时,熠熠生光的奖牌映照出的三个字是“税务蓝”。

国家税务总局泗水县税务局“爱心妈妈”团队到困境儿童家中家访(供图:周蕊蕊)
每月两天的“雷打不动”
“孩子们那声‘妈妈’,就是我们的出勤卡。”税务干部孔祥红翻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近些年来的周末日程:“带小雨买书包”“陪小雨过生日”“玲玲武术比赛现场加油”……
这支团队的承诺始于一场“爱心妈妈体验活动”。2021年,作为省三八红旗手的孔祥红首次参加集体陪伴,发现孩子们面对陌生人时攥衣角的小动作和躲闪的眼神,“她们太需要稳定的情感联结了。”
早在2003年,孔祥红便踏上了公益之路,持续关爱留守儿童小旭。在参加完体验活动之后,由11名女税务干部组成的“爱心妈妈”团队开始先后帮扶17名困境女童,以母爱之心,让留守儿童留住快乐,支撑起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温暖港湾。
由此开始,团队立下了规矩:每月至少腾出2-3个休息日,每位成员定点对接1-2名孩子,全身心地陪伴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平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的家长、老师保持沟通。
欣欣是税务干部颜颖所陪伴的一名困境女童。在团队组织的“写下微心愿”活动中,欣欣在纸上写道:“我们这里都是山,书上说,山的那边是海,我只从电视上看见过海,却不知道大海真实的样子,真想去看看。”
“带欣欣去看大海”。那天,颜颖把欣欣的心愿写在了笔记本上,也记在了心里。
不久后的暑假,颜颖带着欣欣去日照看了大海。欣欣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大声喊道:“颜妈妈带我来看大海啦!我终于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啦!”。
在海边的晨光中,欣欣第一次主动拥抱颜颖并对她说“谢谢您颜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做个像您一样的人。”那时那刻,爱心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代际传递。

“爱心妈妈”团队带领困境儿童参观泗水县税务局税史馆(供图:周蕊蕊)
税服与便装的“双重使命”
在办税服务厅,她们是核查数据的“铁算盘”;换上便装,她们成了带娃看海的“临时妈妈”,而这种双重身份意外架起了税企桥梁。
在工作中,团队成员开始更加懂得换位思考,从多个层面考虑问题,为企业提供更贴心、更全面的服务。这种双重身份的联动还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困境儿童问题。
在走访企业宣传税费政策时,某企业负责人认出孔祥红:“您就是带孩子们做公益的‘税官妈妈’吧?”不久,该企业主动联系提出要参加公益活动,为困境儿童捐赠图书、棉衣等物资。这种将税费服务与公益倡导相结合的实践,也让税收工作更具温度。
当记者提问在公益路上面对工作压力和家庭事务,团队成员们是否想过放弃时,“爱心妈妈”坚定地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孩子们对母爱的渴望和一声声‘妈妈’,就是我们坚守的信念支点。”

“爱心妈妈”团队为困境女童提供学习辅导(供图:周蕊蕊)
“不是亲妈,但要教她们走正路”
作为非生物学母亲,“爱心妈妈”如何把握关爱与引导分寸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她们并不定位于替代原生家庭,而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生活中,她们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在价值观培养上,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
为了实现从“小心翼翼”到“主动拥抱”的转变,团队构建了多种独特的沟通方法。“首先,我们会通过家访、打电话、发微信等,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与孩子们开展一对一的谈心活动,让孩子敞开心扉,消除初始的拘谨。”
“爱心妈妈”团队与这17个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时常聚在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在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分享喜悦、互相打气,“妈妈带孩子、姐姐带妹妹,凝聚出了彼此支撑的向心力。在各种有趣的集体活动,如户外拓展、手工制作中,孩子们也更加开朗和信任,更加自然地与我们亲近。”
如今受助的17个孩子中,7人在读小学,10人在读初中。其中一个孩子还获得了济宁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武术散打女子组第一名、全省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

“爱心妈妈”团队与困境儿童共同参加团队活动(供图:周蕊蕊)
微光成炬:见证爱的力量延续
从全员参与全县“99公益日·齐鲁润春蕾”活动,捐款金额位列全县部门前十名,再到“微爱N+1”“暖冬行动”“希望小屋”“认领微心愿”,还有默默坚持爱心“月月捐”活动的税务干部……每一项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泗水税务人的身影。
近些年,泗水县税务局接连荣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山东省巾帼创业标兵岗”“济宁市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等称号,多名税务干部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济宁市优秀爱心妈妈”“济宁市十佳巾帼岗位明星”等称号。
“就像那小小的萤火虫,虽然不是最亮的一束光,但也把光照到了该照亮的地方。”在获得荣誉后,“爱心妈妈”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坚定了汇聚更多公益力量的决心。
未来,“爱心妈妈”们计划竭尽所能地带孩子参加妇联、公益组织等各级单位组织的心理健康讲座,带孩子接受心理专家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并接受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和赋能支持,提升自身心理辅导能力,带动更多青年干部作为“微爱哥哥”“微爱姐姐”,为孩子们提供交流陪伴。
依托税务系统,“爱心妈妈”们还将继续在税惠宣传中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就学、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公益可能,凝聚更大的公益合力,以志愿于心、服务于行的精神转化为向外生长的力量,不断延展作为税务人的社会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