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2024年9月15日,在服贸会首钢园区的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孙悟空形象的仿生机器人吸引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无不遵循“因时而兴、乘势而变”的规律,而中华文化也正是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创造中绵延不绝、涌现出一个个文化高峰。当前,随着文化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支撑作用越发突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改革是文艺繁荣、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关键在于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要着眼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引导文化工作者以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创造出更多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成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进一步优化文化生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支持磨砥刻厉的沉潜,鼓励匠心独运的探索,形成文艺作品和文化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情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贯穿到文化建设中,驾驭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现在,新大众文艺蓬勃兴起,已成为人们参与文化创造、体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要加强研究、顺势而为,在呵护人民文化热情、创作才华的同时,把群众文化创作的澎湃能量聚合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上来,以辽阔的新大众文艺原野托举起新的高峰。
更多内容,详见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文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国建设》
(策划: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