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是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抓手,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举措,对佛山高质量发展、城市能级跃升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佛山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为充分营造全市上下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参与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共识力量,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特别组织全媒体骨干记者团队,深入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六个镇街(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开展调研采访,推出“聚焦环两江先行区·深调研”系列融媒体报道。
环两江,见未来。
走进南海区丹灶镇。

在佛山“人”字形的版图中,中部片区被西、北两江环抱,丹灶全域143.5平方公里均处在这片区域里。从地理空间上看,这里是佛山的“腰”;从发展维度上看,这里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经济实力、公共服务等基本处于全市中上水平。
丹灶如何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丹灶镇委书记何敏仪表示,丹灶将以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全力打造人文四水脉和仙湖科创核,全面重塑丹灶的区域价值。
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南海丹灶如何以“四脉一核”先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环两江先行区调研采访组走进丹灶的现代产业园区、文旅新地标、人文活力区,感受其中的生机与活力。

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四脉一核”中,“四脉”是指人文四水脉,包括有为水道历史水脉、官山涌城市水脉、南沙涌艺术水脉、北江生态水脉;“一核”是指仙湖科创核。
科创,是丹灶近年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去年8月,公司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条100兆瓦钙钛矿光伏组件中试线并实现首片下线。”在广东光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有关负责人带着调研组边走边看,介绍企业整体发展情况以及新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这里,藏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条正式投产的100M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中试线,推动了丹灶乃至佛山在清洁能源赛道取得新突破。

光晶能源是佛山仙湖实验室标志性重大技术成果孵化企业之一,也是实验室“科研+产业化+招商招才+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的代表。
今年,围绕“中国氢都,科创丹灶”总体定位,丹灶提出全力打造环两江先行区“科创核”,南部园区作为“科创核”的重要板块,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氢能)特色主导产业,推进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氢氨融合等氢能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壮大,同时加快发展五金制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目前,南部园区已建成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的大型优质产业载体,其中包括中岩泰科丹灶产业园、澹浦科技产业园、蹬羚动力谷等大型产业园,目前已成功引进康明斯、百事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汇聚了原点智能、清溢光电、易雷特、中鹏新能、智鑫隆、诺米家居、珑井智造等一大批优质企业。
依托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丹灶已集聚26个院士项目、超180个科创项目,拥有548家高企,在环两江区域占比四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达三分之二。
推动人文经济破圈发展
水脉,串起了“一个丹灶镇,半部岭南史”。
丹灶是岭南文化的传承地,也是南海文产特派员和“墟游记”等人文经济探索的先行地。
春日里的罗行墟,午后细雨打湿了蜿蜒的中山街和沿街的老屋,却掩藏不住它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
从旧粮仓、旧厂房、旧民居,到街角处、小公园、长堤边,一群艺术家驻留在这片老旧空间中,或因地制宜,或就地取材,创作出一件件艺术装置、作品,把罗行墟“爆改”成罗行艺术墟,艺术的力量不断涌动。

罗行墟位于南沙涌艺术水脉,去年,丹灶已成功举办了“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唤醒百年老墟。自2024年10月开墟以来,丹灶罗行艺术墟已举办了1期年度大墟和5期不同主题的月度墟日,接待游客超26万人次,带动丹灶全域旅游收入约236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罗行艺术墟构建艺术乡创新局面》 入选 2024 年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接下来,丹灶将以罗行艺术墟为起点,持续擦亮“墟游记”品牌,构建“一河两岸”艺术长廊,将南沙涌打造成“艺术之涌”。 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丹灶将迎来2025北江吾舞国际舞蹈节,这场以水脉为天然剧场的舞蹈盛宴,将为市民游客带来极致体验。
丹灶还在谋划,结合第三届大地艺术节,沿滨水设置一批有颜值、有风味的艺术作品、艺术装置,打造南沙“艺术之涌”。
推动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
水脉,进一步激活了丹灶的文旅产业基因。
2024年,“随意院子•翰林谭家菜”落地风景秀丽的丹灶仙湖旁,传承、发展中国官府菜——翰林谭家菜的饮食文化。步入位于仙湖畔的随意院子,古风园林与岭南建筑交相辉映,曲径通幽处流水潺潺,这是融合了小桥流水式的雅致与岭南文化的烟火气。

“随意院子对外迎客以来,天天爆满,这得益于丹灶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随意院子主理人谭家良表示,项目结合丹灶本土元素,打造一个集住宿、休闲、办公的共创空间,为游客、科学家、艺术家等提供安居之所、社交之所。
随意院子项目落户的仙湖畔,紧邻佛山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今年2月,丹灶镇发布“环两江科创核”——仙湖国际科创社区规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向往的“桃花源”、湾区科研成果转化集聚区,打造“环两江先行区”的科创核。

随着随意院子等高端餐饮的进驻,丹灶将加快建设科学家餐厅、科技人才公寓、湖滨商业街区、艺术酒店、水上运动基地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丹灶商业文旅版图以及城市配套,让“科创丹灶”更具质感,推动丹灶镇以“科创+生态+人文”的融合路径加速崛起。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陆佩兰、劳显强
图片、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