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云南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紫陶)、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承办的“传非遗之美,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云南大学紫陶基地建设成果展暨交流活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举行。

本次活动以“联合联动、日新月异”为主题,分为“建设之路:基地建设文献展”“建设之问:‘联合联动、日新月异’建水紫陶基地建设与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交流座谈”“紫陶之新:中国非遗研培学员紫陶新作展”“传承之美:紫陶大师技艺展演与现场教学”“研培之功:非遗研培学员回访与调研”五个部分,全面呈现了云南大学和建水县深度校地合作推动建水紫陶非遗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交流活动上,多位专家进行了《从云大建水紫陶项目看非遗研培成果与延展性》《建水紫陶三十年变迁之我见》《数字非遗赋能产教文旅融合实践案例与经验》等主题报告。
活动主办方向2024年度云南大学中国非遗研培计划优秀学员颁发证书。
据悉,2018年以来,云南大学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云南大学紫陶基地,以“产教融合助推建水紫陶生产性保护”为举措,联合建水县执行中国非遗研培计划4期,获批国家社科等科研项目6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不断将非遗研培与科学研究、教学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紧密结合,助力建水紫陶非遗高质量保护传承和产业创新发展。
云南网通迅员 刘仲平 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