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通讯员彭祎
2025年4月3日清晨,69岁的魏汉生闭上了双眼。遵照其遗愿,家属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江大医学院,眼角膜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这位与病魔抗争十四载的老人,用最后的抉择诠释了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我这一生受到了许多人帮助,现在该轮到我帮助别人了。”
特意换上灰夹克办好“人生大事”
2011年,武汉卷烟厂职工魏汉生在体检中发现肺部阴影,后被确诊肺癌。突如其来的疾病并未击垮天性乐观的魏汉生,反而让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萌生了身后捐献遗体的念头。魏汉生的女儿回忆:“父亲常说,人走了烧成灰不如留下有用的东西。他认为,医学研究需要更多病例,捐了遗体,或许能帮更多人少受病痛折磨。”
2024年4月,魏汉生病情急剧恶化,他强撑着病体前往武汉市红十字会完成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父亲特意换上常穿的灰夹克,说这是去办人生最后一件大事。”魏汉生的女儿至今仍记得,父亲签完字笑得特别轻松,说终于完成了一桩心事。
女儿“接力”签署捐献协议
在街坊邻居的记忆里,魏汉生是茶馆的常客。一壶龙井、几碟点心,他能和老友们从武当山的云雾聊到黄鹤楼的飞檐。“老魏走南闯北见识广,说话又风趣,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街坊们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确诊后的14年间,魏汉生依旧保持着每天喝茶的习惯,家里窗台上的紫砂壶始终温着,仿佛病痛从未侵袭过他的生活。
“爸爸生前最爱旅游,已走遍全国30多个城市,生病后还常组织病友茶话会。”魏汉生的女儿回忆。正是这份对生活的热爱,让魏汉生格外珍视生命的馈赠。他在遗嘱中写道:“若我的角膜能帮助其他人看见春天,遗体能帮医生找到治癌新方法,这辈子就值了。”
最让魏汉生欣慰的,是女儿的支持。“爸,将来我也要当'大体老师'。”女儿握着父亲的手许下承诺。
眼角膜照亮他人生命
4月5日,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传来消息,魏汉生的眼角膜经过质量评估符合临床移植条件,其中一枚移植给一位角膜斑翳的患者。据了解,该患者已于4月8日施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十分顺利。
魏汉生走了,但他留下了对生命的热爱。这份大爱,如同他生前最爱的清茶,在岁月中沉淀出永恒的芬芳。据了解,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自2008年9月1日成立以来,已有超过1000位角膜捐献者在此留下了“光明礼物”,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2000多位角膜盲症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