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投资理财市场正在面临低利率与高波动并存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逆周期调节持续加强,市场降准降息预期升温。2024年LPR下调推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存款资金开始“搬家”回流银行理财市场。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为市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剧烈的市场波动下,投资者避险需求激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不仅要收益,更要安全。对稳健性投资者来说,定期存款、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这四大主流品类,谁能实现“稳稳的幸福”?
2025年第一季度刚刚结束,网商银行稳利宝产品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成为兼顾收益、稳定、灵活性的“优等生”。
债市回调影响传统投资产品收益
在开展详细测评前,首先要向大家明确一个市场的底层逻辑,即债市是影响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三大投资产品的核心要素。
债券市场收益率,尤其是国债收益率,被视为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基准,也是稳健性投资产品定价的“锚”。
特别是市场在2024年走出债牛行情后,债券基金、银行理财都加大了对债券的配置力度,但配置比例不同,风险收益差别也相对较大。
其中,对流动性要求最高的货币基金,一般将20%到40%的资金购买1年期以内的国债,剩余资金主要配置央行票据、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配置债券的“主力”则是债券基金,纯债基金有90%以上的资金投资于债券。
而银行理财产品在完成净值化转型后,其配置方案最为多样化,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等级与投资偏好,债券投资比例在40%到90%之间。其中R2级的中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有60%以上的资金投向国债、高等级企业债,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债券配置比例一般在40%左右,还搭配存款、票据等固收类资产配置。
今年一季度,受到资金面趋紧、权益市场上涨带来的“跷跷板效应”,无论是中短期国债还是中长期国债都出现回调,由此引发了资管产品的波动。
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1.6%的历史性低点持续攀升,到3月17日回到1.9%高位,基本回吐了去年12月机构“抢跑”货币政策预期带来的收益空间,到3月31日收盘点位依然在1.8125%。
银行理财表现更优:抗波动能力与收益率较高
因此,债市回调成为我们衡量投资产品抗波动能力的一个时机。
在今年长债利率走低后,中长期纯债基金业绩普遍下滑。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债券基金的整体涨幅仅0.06%,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一季度业绩告负,短债基金受影响较小。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一季度净值平均下跌0.21%,169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一季度净值跌幅超1%。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0.55%,今年以来最大回撤达到0.79%。在前述四大投资品类中,债基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回报表现最差,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最大。
同样受到债市回调影响,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波动,但整体表现优于债基。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跌幅较为明显,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7%左右,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9%。
截至3月31日,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11%,高于年化收益率1.46%的货币基金,更优于收益率为负的债券型基金。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抗波动能力也相对更强,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在0.15%,表现更为稳健。
图表:2025年3月末各类型产品收益及最大回撤(%)

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灵活配置的短期产品更受欢迎
在今年3月末,另一个引发市场关注的情况是银行利率出现长短“倒挂”。
一般来说,定期存款的期限越长,收益越高。然而,在低利率时代的一个现实是,钱存越久月收益越少。
在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的APP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中,三年期为1.90%,五年期利率则只有1.55%,两者利差达到35个基点。
无独有偶,招商银行灵动存半期年利率为1.50%,一年期年利率为1.60%,两年期年利率为1.70%,三年期年利率为1.50%,五年期年利率为1.55%,其中一年期、两年期利率显著高于三年期及五年期。
这是银行在降准降息叠加禁止手工补息后,为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存款结构的结果。
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截至目前,国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1%,一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0%。
出于收益率与高波动时代资金使用效率的考量,近年来,期限相对较短、收益稳健的产品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相较定期存款产品,虽然银行理财不保本,但拉长期限来看,在相同投资期限内的收益率略胜一筹,预期收益率一般在2.0%到3.5%之间,更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同时,投资者可根据自己使用资金的不同需求,在1天、7天、14天、30天、90天、180天、365天等不同投资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中灵活选择。
科技赋能小微理财“更聪明”
作为稳健投资的“六边形战士”,银行理财成为资产配置的热点。
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08万只,募集资金67.31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
然而,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何时进行投资赎回操作、如何配置理财期限、如何规划理财资金等等,都是影响其整体投资收益的关键问题。
科技成为投资者聪明理财、精准理财的好帮手。
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龙头,网商银行在去年九月发布首个针对小微企业和商户的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布谷鸟”系统。“布谷鸟”通过AI大模型,对千行百业的小微进行资金流预测,从而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申赎情况预测,与其联合定制贴合小微经营周期的银行理财产品。
一方面,“布谷鸟”通过首创的时序编码器构建小微资金流预测大模型,形成对电商、码商、经销商、农户等不同群体的资金流预测,准确率超过95%。
另一方面,“布谷鸟”基于小微资金流预测构建产品量价模型,预测理财产品未来的申购和赎回金额。依据预测结果,银行理财子公司可提升10%的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产品收益体验。
在“布谷鸟”的帮助下,投资者可以获得“理财私人订制”。存钱前,“布谷鸟”会根据企业用钱规律推荐理财期限。比如水果店老板把中秋旺季赚的钱买封闭期3个月的理财,正好赶上春节进货用款。
存钱后,遇到市场变化时“布谷鸟”也将及时提醒,如果债券行情波动大,会建议风险承受低的小店主转投更稳妥的产品,既稳健又能多赚收益。

稳利宝一季度交卷,为用户带来“稳稳的幸福”
基于硬核的科技能力,网商银行目前已与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达成了代销合作,并推出余利宝、稳利宝、月利宝等三大核心产品,其中,稳利宝与月利宝专卖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2.0%-3.5%,为投资者带来“稳稳的幸福”。
近日,稳利宝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一季度答卷。
相关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稳利宝增加了74万用户,如今有累计超过343万人在使用稳利宝理财,每3个新用户中就有2人投资了2笔以上,且稳利宝用户持有三个月以上100%获得正收益。
在一季度整体市场震荡的情况下,稳利宝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77%。同时,银行理财抗跌属性明显,普益标准数据显示,3月市场震荡,期间稳利宝产品的正收益比例高达96.76%,优于银行理财大盘的90.27%和债券基金的60.52%。
稳健的收益和低波动,使得实力雄厚的大客户也信赖稳利宝。据悉,今年一季度,稳利宝单客户最大持仓金额超过8亿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