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记者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临近,旅游、餐饮等市场将迎来新一波消费热潮,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具体内容如下:
出行提前规划,购票认准官方。节假日期间人流、车流量大,出行需提前规划行程,关注旅游目的地天气变化、交通状况及景区的门票预约信息、优惠政策等。购票时认准官方平台或知名度高的品牌订票平台,警惕“内部渠道票”之类的陷阱。下单前需清楚各类型套票的服务内容及限制条件,了解平台退票、改签规则,并以官方网站、App和短信通知为准,切勿点开不明链接。
住宿规范预订,警惕“到店加价”。消费者预订酒店、民宿等住宿时,需留意其是否具有正规营业资质,优先考虑连锁品牌以降低临时取消风险,通过正规平台多方比价,查看酒店评分、住客评价以及周边环境。若对于楼层、房型、朝向、餐食有特殊需求,应提前与商家协定。付款前确认退订政策、最终价格,警惕“到店加价”套路。
慎选预付消费,看清合同条款。对于美容美发、洗衣洗车、健身娱乐等行业的预付式消费,消费者需谨慎选择,充分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评价,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消费者需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退卡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大金额,以降低消费风险。
饮食卫生为先,践行“光盘行动”。外出就餐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环境整洁、食品量化等级高、实施“明厨亮灶”的餐厅,避免生食、野味,谨慎食用野菜、野生菌以防中毒。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卫生,注意辨别食品是否存在腐败变质等异常情况。按需点餐,践行“光盘行动”,剩余食物打包,抵制餐饮浪费。剩饭剩菜存放方式要得当,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避免多次复热。
留好消费凭证,维权有理有据。消费过程中,务必留存好购物发票、收据、支付记录、合同协议、订单截图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或向平台反馈,若沟通无果,可向12315热线、12345热线或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网络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