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幕之上,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错落有致,实时数据流奔腾不息,算法模型精准解析,轻点鼠标即可实现数据“穿透”溯源,从宏观态势到微观交易明细都能尽收眼底……这正是苏能股份物资供销分公司供应链大数据中心呈现的数字化图景。
多维度、多层级、细颗粒度的可视化供应链业务巨幕带来的视觉冲击令人震撼。该公司是如何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重塑传统业务模式,实现“数字蝶变”的呢?带着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年度业务数据超4000万条,海量数据在这里交汇、聚合……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供应链大数据“风向标”“晴雨表”作用,苏能股份物资供销分公司持续推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数智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高效汇聚、运营管理深度强化。
“我们将物资采购、仓储管理、物流跟踪的复杂信息转换成可交互的图表,真正实现了数据一屏掌控、业务统一指挥、资源及时调度。”该公司供应链大数据中心负责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道。
据悉,该平台目前已覆盖股份内部20家子单位,煤矿主体产业集采覆盖率实现100%,采集全域物料主SKU数据28万余条,实现了物资采购行为的平台化运作和透明化监管,填补了煤炭行业供应链数字化管控领域的空白,为能源行业供应链体系高质量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深化合规管理,打造“阳光采购”新生态

“此采购合同将在30天内到期,请及时续订或安排重新招标。”伴随页面切换至“预警专题”,红色高亮的提示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负责人继续介绍道:“这是我们针对合同期限制作的预警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监测,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内部业务的流转速度,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
只见在“预警专题”中有多个分类,一一对应着该公司的招投标流标、采购合同到期、到货时效、税务风险等多项重点业务,当数据触发预警条件时系统将自动推送消息,强化了对物资需、采、供、存、用等业务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控制,推动合规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让管理可视、可控、可知、可测、可溯。
这只是该公司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再造的一个缩影,通过跟踪市场价格趋势、建模分析市场采购规律,推进苏能股份内部各单位供应链业务实现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2024年度采购节约金额9200余万元。
智能高效配送,紧盯物流全环节降本

“以前盯货总是没底,现在只要手机点开软件,从钢材出库到客户签收,货物的位置、运输时间、配送路线等信息都可以追踪查询,像寄快递一样便捷、省心。”某钢铁厂业务负责人竖起拇指说道。
他口中的软件,正是苏能股份物资供销分公司开发的物流App。该软件通过建设订单管理、调度管理、运输跟踪、费用管理等功能,能够自动生成运输计划、优化路线规划、强化运费管控,发货、送达、回单、结算、开票整个运输过程都可以借助App进行追踪与查询,实现一点接入、全程在线、透明可视。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物流业务管理水平,提高物流配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已整合上下游客户70余家,逐渐实现业务高效、流程合规、降本增效的建设目标。
欧阳叶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