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青岛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这一荣誉的“十连冠”。
4月23日,同样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
上午9时,隶属于北部战区海军的唐山舰、日照舰、可可西里湖舰、成都舰、临沂舰举行舰艇开放活动,众多市民游客来到青岛港三号码头和奥帆中心码头,一睹人民海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风采。
“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十连冠,是青岛这座城市与驻青部队共同的光荣。经过几十年实践,青岛形成了“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的新时代拥军“青岛理念”。
01
全城共庆海军节
中国红、海军蓝,4月的青岛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中英文对照的彩旗、横幅挂满街道,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处的大屏幕上巡回播放着海军成立76周年宣传片。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军地双方联合举办舰艇开放、军营开放、国防教育等系列活动,让社会公众了解海军、热爱海军。
4月14日,海军博物馆“古代水军和近代海军专题展”“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专题展”和海军舰艇平台博物馆展区3个专题陈列开展,用近千张图片、2000多件(套)实物、数十个多媒体展项等,展现人民海军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足迹。

2024年4月20日上午,海军博物馆军乐表演,受到市民欢迎。
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和青岛港三号码头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热爱国防、热爱军队的人们,让他们能够一睹人民海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风采。
在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壮阔征程中,青岛留下了诸多“蓝色印记”。1950年9月,海军青岛基地正式成立。人民海军第一支岸炮营部队、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等多支拳头部队在这里诞生,第一座战略母港在青岛建成,第一艘航空母舰在这里驻泊。
历史上,海军的盛大活动大多选择在青岛举行。1957年8月4日,中央军委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在山东青岛黄海水域举行规模盛大的海上阅兵式。此后,“和平使命-2005”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等多项重大活动在青岛举行。2024年,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暨第19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在青岛举办。
中国海军发展进程与城市建设进程相融合,也让青岛孕育了独特的海军文化,形成了海军公园、海军中学、海军小学等海军文化载体。2021年6月,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完成改扩建,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军建设发展历程的军事博物馆,迅速成为青岛新晋网红打卡景点,成为青岛独有的海军历史文化标志性场所。

在海军博物馆,功勋战舰济南舰的内部舱室首次对外开放。
02
军地“双向奔赴”
青岛是驻军大市,拥有光荣悠久的拥军传统。从1993年首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到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三十多年风雨兼程,这份荣耀背后,是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实写照,是军地携手齐心协力促双拥的最好褒奖。
过去几年间,青岛的双拥工作,理念始终不改、目标始终不变、热情始终不减——
在组织领导上,优化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驻青部队首长任组长、副组长,不断巩固和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政策制度上,在全国率先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每年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办实事900余件;
在政策落实上,在每年“八一”建军节、春节等时间节点,“点对点”征集驻青部队需求,实现走访慰问驻青部队及在外执行任务军人家庭全覆盖。
具体到细微之处,青岛坚持用心用情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办好事——
投入近2亿元完成长门岩驻岛部队供电项目,结束了长达58年不通电的历史;
投资400余万元,为潮连岛驻岛官兵配备海水淡化设备,该岛70年“靠天吃水”成为历史……
多年来,青岛以军地联席会议为平台,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边海防驻军官兵等活动,帮助解决好用水、用电、通信以及就医看病等难题,以后方“无忧”保证前方“无畏”。
服务保障驻青部队重大活动,青岛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青岛积极为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有力保障,舰艇开放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青岛“爱军之岛拥军之城”的城市名片更加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近年来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期间无线电保障、辽宁舰入列10周年、护航编队启航等各类保障任务。
此外,青岛还聚焦“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全方位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的问题。
坚持“阳光安置”办法,实现退役官兵“应安置尽安置”;强化多部门协调保障,实现行政事业编随军家属“随来随安置”;
严格落实军人子女就近就便入学、随父母调动转学、参加中高考优待等政策,军人子女实现了“随申请随入学”,等等。
与此同时,驻青部队也积极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军地联合圆满保障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海军成立纪念日系列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1000余名官兵活跃在乡村振兴、学生军训等工作中,展现新时代部队官兵风采。

2022年,驻青部队帮助社区清理道路积雪。
03
拥军“落地有声”
“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是新时代拥军的“青岛理念”,道出了青岛市民对人民子弟兵的浓浓深情。
军人身许国,全民尊其家。在青岛,“荣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它是一张免费乘车和游览景区的“荣军卡”,是“荣军联盟”商户里一次就餐、购物优惠,是医院就诊、机场值机时的军人优先,是“荣军康养”工程为优抚对象提供的专家健康义诊……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青岛就是要让军人感受到“从里到外的温暖、从头到脚的温柔”。
在拥军内容上,青岛在全国率先打造服务于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荣军矩阵”,包含“荣军联盟”“荣军通”“荣军加油”“荣军驿站”等26个子品牌,涵盖生活消费、餐饮娱乐、文旅住宿、交通通信等各个方面。目前已形成208项优待目录清单,累计提供优待优惠达6亿元。
在氛围营造上,青岛在全市重点区域和主要交通枢纽位置设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建设双拥街60条,打造双拥主题公园26处,规划建设占地320亩的“荣军谷”综合服务示范区,累计服务8万余人次,这里已然成为青岛城市“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新地标。

近年来,青岛市累计建成各双拥公园32个,图为海军公园。
双拥花开,一路芬芳。于青岛而言,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是全新的起点。以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深厚伟力,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青岛,将不断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靓丽名片”!
(记者 余博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