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文拆解国信年报,财富与机构业务收入占近半壁江山,自营与资管增幅各超6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9:25:00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赵昕睿)国信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于4月18日晚出炉,公司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增长,并保持4年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从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起步,国信证券如今已拥有内地及香港市场证券业务全牌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1.67亿元,净利润为82.17亿元,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6.46%、27.84%,已连续2年实现正增长。除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外,其他财务指标也同步向好,助力公司发展质效的提升。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分别较 2023 年末增长 8.33%、7.45%,达到5015.06 亿元、1186.92 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23%,较 2023 年上升 1.66%。近年来,公司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分业务板块来看,投资交易业务表现最为亮眼,实现收入90.02亿元,同期相比增长68.86%。资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同期相比分别上涨60.55%、17.97%。而投行业务则是唯一出现下滑的板块,同比下降 25.92%。

业务发展上,公司紧抓创新驱动。2024年,公司成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和中国人民银行互换便利操作的首批券商,同时入选上交所上市基金主做市商,获批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作为行业前八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公司还首创“银证通”“金天利”等业务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证券行业并购潮的背景下,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也迎来新进展。最新动态显示,2025 年 4 月 10 日,“国信 + 万和” 的收购申请已获深交所和证监会双双受理,标志着该收购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投资交易为增幅最多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强化大类资产配置,实现投资和交易双轮驱动,实现营业收入 90.02 亿元,同比上升68.86%,是增幅最多的业务板块。

具体来看,权益类投资业务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在震荡环境中获取了较好收益。固收类投资业务在低利率环境下则多举措扩大收入来源,在稳健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弹性。

另类投资子公司国信资本报告期内新增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金额3.3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产业。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以防御为主,稳步推进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业务发展。

资管业务同比上升65.42%,为优势业务

资管业务作为国信证券的优势业务,2024 年依旧表现良好,是增幅排名第二的业务板块。报告期内,资管业务净值规模为1447.64亿元,较上年下降6.64%,实现收入8.20亿元,同比上升65.42%。在管理净值规模小幅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收入的增长。

过去一年,国信证券资管业务条线变动颇多。一是资管子公司正式成立,为公司资管业务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运营。二是创新策略持续落地。在做好固收、权益等传统优势策略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发行了挂钩黄金的固收+、挂钩衍生品的指数增强等新策略,产品类型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市场管理更加精细。根据不同渠道特点进行针对性拓展和维护,并抓住企业客户理财模式转型契机,企业客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国信证券将积极跟进产品恢复发行和子公司成立事项,提前做好产品布局和各项准备,为资管业务实现再跨越做好铺垫。

财富管理打造系列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8.10 亿元,同比上升 17.97%。该业务板块人员规模为最大,拥有 7705 名业务人员。

“数字化”“机构化”发展有效推动公司客户结构量质齐升,截至2024 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托管资产超过 2.4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1%,股基市场份额 2.75%,较上年增长14%;融资融券余额超过70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超过20%。

国信证券积极践行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川渝、鲁豫”等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推动各业务条线协同联动。公司在全国117个城市和地区共设有230家证券营业网点,更全面的为当地居民财富管理和企业投融资提供需求。

在服务能力建设上,公司打造约 3,700 人的投顾团队,并构建“国信鑫投顾”“国信鑫智投”“国信鑫优选”“国信鑫私享”“国信鑫享传承”等财富管理系列品牌。围绕机构客户痛点,打造“机构通”产投研销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串联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服务链条。

随着 ETF 市场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显著增长,国信证券权益类 ETF 保有规模增长超过 50%,参与 ETF 的投资者结构呈现显著的年轻化和线上化趋势。

仅投行业务下滑,将加快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51 亿元,同比下降 25.92%。为抓住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公司正加快推进投行业务转型。

数据显示,国信证券债券承销业务同期相比上涨,但承销保荐项目同期相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主承销项目 11.17 家,主承销金额共计达到126.0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2.66家、134.4亿元。并且,2023 - 2024 年,公司承销保荐的再融资项目数量均多于 IPO 项目。

作为深圳市属国资券商,国信证券显著发挥本土券商优势。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服务大湾区 IPO 企业 92 家、再融资及配套募资企业 64 家,融资规模约 1,256 亿元;服务 100 家大湾区企业发行各类债券 617 只,发行规模超 6,800 亿元;为大湾区超 620 万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科技赋能,构建多项业务场景

2024 年,公司强化金融科技建设和赋能,推进“数字化场景制”,以价值驱动“智慧国信”“数字国信”建设。

在财富管理领域,深化以金太阳 APP 为核心的数字化财富管理体系建设;机构业务领域,围绕“GTrade+”优化机构客户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价值投资领域,AI 赋能形成“衍生品 + 做市 + 投资”的数字化体系;研究服务领域,则持续优化研究管理、研究服务、智能研究的智慧投研体系。

展望 2025 年,国信证券明确了 “五个强化” 的发展方针,秉持 “金融报国、客户优先、创新发展、科技引领、合规为本” 的战略理念。当前,“人工智能 +” 浪潮正盛,作为服务大湾区的 “排头兵”,国信证券紧密结合深圳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将在年度规划中持续加强科技布局。具体而言,将加快 AI 算力基建布局,构建多元算法模型体系与企业级知识库,进一步深化智慧金融场景应用。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相关文章

2025-04-19 19:25:00 一文拆解国信年报,财富与机构业务收入占近半壁江山,自营与资管增幅各超60%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赵昕睿)国信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于4月18日晚出炉,公司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增长,并保持4年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从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起步,国信证券如今已拥有内地及香港市场证券业务全牌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1.67亿元,净利润为82.17亿元,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6.

2025-04-19 11:32:00 中国稀土副总经理辞职

据中国能源报4月18日消息,廖春生辞去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稀土”)副总经理职务。4月18日,中国稀土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经理廖春生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廖春生先生因工作安排,提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廖春生先生的辞职不会

2025-04-19 06:40:00 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经营现金流锐减2453.4%,投资收益大增188.6%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季度财报。从数据来看,公司在营收、利润、现金流等多个关键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营收微降0.36%,市场竞争压力初显本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681.0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98.06万元下降了0.36

2025-04-18 21:42:00 华友钴业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5元

4月18日华友钴业发布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5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8.39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20.20%,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8次派现。公司上市以来历次分配方案一览日期分配方案派现金额合计(亿元)股息率(%)2024.12.3110派5元(含税)8.391.742023

2025-04-18 08:02:00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完成首关5.6亿元

观点网讯:4月18日,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完成首关5.6亿元人民币的募集。该基金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正式注册为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目标规模达到10亿元人民币。这一基金将投向三个关键领域: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和泛机器人应用。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

2025-04-18 02:24:00 技术突围,全球布局!东莞458家企业亮相广交会

在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东莞企业如何破局?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于4月15日在广州琶洲展馆拉开帷幕。走进广交会展馆,答案就藏在莞企的展台上:东莞市东井电器有限公司展位上,一款自主研发的高速风梳被中东客商反复试用;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强精英电子”)的

2025-04-17 19:34:00 首季增长5.4%,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向前行

4月16日,中国经济一季报发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2025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稳稳的增长,为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更加凸显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的重要角色。稳稳的增长,稳在经济

2025-04-17 19:30:00 中微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拟10派3元

中微公司4月17日晚间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下降9.53%。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