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民俗中,腊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月份,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日子,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财源滚滚,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所以腊月的习俗和禁忌相对较多,在我们当地就有“1不说,2不宜,3禁忌,4要吃”的习俗,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一定有些道理,我们要知道尊重!
一,1不说——不说不吉利的话。

俗语说:“腊月死了驴,不好也说好”。腊月是祭祀之月,最忌讳说不吉利的话。比如孩子淘气了,不能说“我揍死你”,打破碗碟,要赶紧说“岁岁平安”。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了,破了",要说:“挣了”。总之就是不要说死,累,傻等字眼,要多说平安、吉利,福气的好词。因为腊月,各路神仙都在家,多说吉利话,没准能一语成谶哦。
二,2不宜——不宜吵架,不宜动土搬家。
1,不宜吵架。

平时吵架怄气是常有的事,但是腊月最好不要吵架,因为腊月诸神都在家,这时候还经常吵架,除了会导致亲人之间关系不好,还会得罪诸神,不再为你的小家保驾护航。所以进入腊月,最好不要跟任何人吵架。
2,不宜动土搬家。

腊月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个月份,不适合动土迁居,因为动土、迁居人们都希望选旺一点的日子,好让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在老的传统习俗中,腊月是不建议在动土、搬家的。如果必须要乔迁新居,那么要请好多朋友来暖屋,热热闹闹玩乐一天,增旺人气带来财气。
三,3禁忌——不欠债,不借钱,不留脏东西。
1,不欠债。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国更有“债不过年”的说法。人家借你是情谊,年底到了,你有能力的话就把债务还清,不要欠债了,如果实在没能力,也要打个招呼,人家看到你的诚意,也会同意的,这样就能在新年里,过上团团圆圆、轻轻松松的日子。
2,不借钱。

在我们这里,还有“腊月不借钱”的说法,很多人经过一年的奋斗,年底还是没有攒下钱来,但是到了年底,要给孩子添置衣物,还要给老人送去礼物,还有很多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意思一下,要花不少钱,于是就想到了借钱来装门面。其实这样大可不必,你没赚到钱,家人是不会要你礼物的,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3,不留脏东西。

腊月里有扫尘的风俗,人们会把不要的东西都清理出去,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寓意,意思就是将家中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来年的运势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有些老人总是不舍得丢掉这些东西,房间里都是他的脏东西,这样的习惯最好改掉,
四,4要吃——吃腊八粥,吃饺子,吃汤圆,吃年夜饭。
1,吃腊八粥。

腊月有几个重要的日子,都有相应的美食,每年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大家都会用红枣、红豆、莲子、桂圆,大豆、糯米、红米等8种食材,制作腊八粥,寓意是祝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八方来财,万事‘粥’到”。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僧侣用五谷、果实等煮成腊八粥,赠送给香客们,延续到后来,腊八节成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一个节日。
2,吃饺子。

我国北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元宝,吃了饺子有财源滚滚的好寓意,这是大家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收成,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吃汤圆。

而在我国南方,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再贴上窗花,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景象。到了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做上很多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说说笑笑,好不温馨。
4,吃年夜饭。

过了小年之后,大家都开启了吃年夜饭的模式,亲戚之间互相串门吃年夜饭,有的去饭店吃,有的在家自己做,大家都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厨艺,做出一大桌丰盛的菜肴,这些菜肴绝大多数是吃不完的,也不能全部吃完,一定要留下一部分,这叫有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