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军营观察丨海军消磁兵的“奋斗磁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4 13:15:01    


海军消磁兵的“奋斗磁场”

■李广军 解放军报记者 彭冰洁 特约通讯员 封志斌


战舰破浪远行。王光杰 摄


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消磁站机房内,设备开机的“嘀嗒”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二级上士颜克新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


方寸荧屏,杂乱的磁性数据上下跳动,颜克新的眼神格外专注。在他有条不紊地操作下,一连串数据沿着电缆从不远处停靠的战舰上汇集而来,通过后台系统换算和汇总,无形的磁场被瞬间定格。


屏幕上看似毫无规律的曲线,在颜克新眼中,却是为舰艇测定磁性状态的“心电图”。他轻点鼠标,电流脉冲逐渐加大,电缆轻微颤动,电磁空间悄然发生变化,一场为战舰量身定制的特殊“治疗”开始了。


今天,让我们走近海军消磁兵,感知他们的“奋斗磁场”。

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消磁站战士开展模拟消磁训练。李智勇 摄


“锉”掉内心的浮躁,找准人生的“接头”


消磁是什么?


这是来到消磁站后,每一名新兵都会提出的一个问题。


“消磁就是给舰艇穿上‘隐身衣’,帮助它们防御磁性武器的攻击和磁性探测。”上等兵陶端熏形象地比喻,“新造、修理和达到一定使用期限的舰艇都必须进行消磁,以确保航行安全。”


在地球磁场的长期磁化和机器运转、海浪拍打等内外力作用下,舰艇会因自身磁性积累而变成一个大磁铁。为保护舰艇免受磁性武器威胁,实现“磁隐身”,海军消磁兵应运而生。


虽然如今介绍起来头头是道,但接受并认同自己“消磁兵”的身份,陶端熏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陶端熏从高中时就梦想着当兵入伍。进入复旦大学后,他3次应征,终于如愿加入海军。没想到的是,原本想跟随战舰驰骋大洋的他,却成了一名消磁兵。


期待落空的滋味格外难受,然而更大的挑战来自专业。作为一名文科生,陶端熏对磁场、磁性等知识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真正的消磁工作,比他的预想还要困难。


第一次执行任务,陶端熏被安排跟着班长陈宇翔去“锉头”。他以为自己只需要手拿锉刀跟在班长身后清理电缆接头,当好“小跟班”就行。当他信心满满地上了船,却屡屡犯错,导致电缆接头不能在接缆前及时“锉”好备用,拖慢了工作的整体进度。


回到营区,懊恼不已的陶端熏找到陈宇翔虚心请教。“其实,每名消磁兵都是从当‘锉头工’开始的。”陈宇翔耐心解释,“它看似简单,其实对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对绕缆的整体方案‘心里有数’,准确判断好电缆的长度、方向和出水位置,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队友密切配合,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消磁看起来就是用几段电缆把船‘绑’起来通上电,但其中的‘门道’可多了!点位如何定、线缆怎么绕、接头怎么连……”拍拍陶端熏的肩膀,陈宇翔意味深长地说,“战时状态,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影响战舰顺利出航。”


这段经历,“锉”掉了陶端熏内心的浮躁。从学习舰艇“定点”到研究电缆走势,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跟在班长骨干身后虚心请教。线路布设密集,就一根一根捋;原理复杂难懂,就一点一点钻。


刚开始接触消磁工作时,陶端熏感觉这是一个技术工作。如今,他觉得消磁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灵活的思维。在消磁兵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像服装设计师一样思考和创作,为战舰设计一套合理的消磁方案。“设计方案要与舰艇的型号、吨位的大小相匹配,不能照猫画虎、按部就班,只有量身定制、灵活调整消磁线圈参数,才能将磁场消除到目标区间。”陶端熏说。


陶端熏的抽屉里,整齐摆放着一摞各型舰艇消磁方案设计图,这些是老兵们传给他的“宝贝”。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是他们研究标注的各个关键位置和重要信息。担心图纸磨损,陶端熏给每一张都缠上了透明胶带。每一名老班长,都有着自己的方案。不同的图纸,体现着不同人的性格特点。陶端熏在不断临摹老班长的图纸中积攒着经验,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方案。


打点、布缆、绕缆……短短一年,陶端熏已经能够较好完成工作。他参与完成的数十次消磁任务,让他磨炼出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冷静。不过,陶端熏还有一个期待——他希望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完美图纸。


“一笔一画,都关系舰艇安全;一举一动,都为了胜战服务。”他在日记中写道,“放平心态、练强本领、追求卓越,我找准了人生的‘接头’——沿着前辈们的足迹,成为一名优秀的消磁兵。”


这支队伍中,每个人都有一张“图纸”。这张图纸,记录着消磁兵对守护舰艇的执着,也记录着消磁兵对战位的坚守。

消磁站战士进行设备操作教学。李智勇 摄


磁场连着战场,消磁就是消隐患


一艘带磁铁的小纸船,在地球仪上缓缓移动模拟舰艇航行,随着移动距离增加,被吸引而来的钢针越来越多……


在帮助新兵认识消磁兵的职责和使命时,一级上士扈希新习惯从一堂手工课入手。在简易教具辅助下,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也能直观了解战舰磁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进站消磁的过程和效果。


“消磁事关舰艇隐身性能,直接影响海上执行任务的能力,必须慎之又慎、精而又精。”每次执行任务,扈希新总会一遍遍叮嘱大家。


进入消磁站16年来,扈希新累计完成近千次舰艇消磁保障任务,但其中一次最让他难忘——


“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临沂舰搭载首批122名中国公民,从也门亚丁港安全撤离……”2015年3月的一天傍晚,扈希新和战友们在晚饭时间打开电视,听到这则新闻。


新闻中的舷号引起大家的注意——就在半年前,他们刚刚为这艘战舰完成消磁。扈希新动情地说:“我们仿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临沂舰上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


这让消磁兵们对自己的战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海军舰艇在深海留下的每道航迹,都有消磁兵的汗水和付出,自己的知识储备越多、专业能力越强、消磁标准越高,舰艇的胜战能力就越有保障!


“磁场连着战场,消磁就是消隐患。”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是二级上士王勇强从事消磁工作10余年来的亲身体会,“消磁不仅是个技术活,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由于消磁工作需要配合舰艇年度训练和大项任务安排,最忙碌的时候,王勇强和战友们连续两个月鏖战,几乎一直连轴转,“常常是一艘船接着一艘船干,吃饭睡觉只能在码头上解决。”


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王勇强和战友按预定计划对一艘战舰进行消磁作业。没想到工作刚刚展开,该舰就临时接到上级通知,次日要赶赴远海执行重要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调整消磁计划。”几名技术骨干商讨之后达成一致意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猝然打响。磁场测量、数据分析、绕组调整……官兵们迅速进入状态,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关键时刻,“拦路虎”突然出现:舰艇的后甲板放置了一个大型临时设备,导致磁场数据一直无法达标。所有人聚集到甲板上,展开了头脑风暴。“可以尝试将设备也绕上电缆,进行线圈加密。”一位老班长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时已经是凌晨,为了保障消磁任务的圆满完成,他们加班加点调整电缆。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却没有一个人停下休息。


时值冬日,寒风夹着海水抽打在官兵脸上,手套不时与缆绳冻在一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分析计算、反复通测、磁场达标……结束工作,天已经蒙蒙亮了。


随着太阳升起,战舰如期驶离码头,王勇强和战友们活动着几乎冻僵的身体,缓缓走回营区。


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让王勇强的双手被线缆磨出厚厚的茧,也练就了他的过硬本领。王勇强不仅可以将线缆余量精准控制,判情准确率也高达99%。


事业磁力经久不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没有任务的时候,扈希新喜欢“泡”在实验室里,研究装备参数、学习最新成果……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


扈希新是海军消磁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当初来的时候,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消磁,没人教就只能自己看书,白天忙工作,晚上加班学。”一群“门外汉”多次到科研院所“取经”,集体组织科技攻关,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舰艇消磁的理论数据和宝贵经验。


这些年,新型战舰密集下水,装备更新换代创造的“海军速度”,成为人民军队阔步迈向世界一流的生动缩影。


“每次有新舰到站,大伙都格外激动和兴奋!”这也让扈希新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本领恐慌,“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浪潮!”


扈希新和战友们发起了新的冲锋——消磁设备两次改进,让消磁作业时间和人力投入减少一半以上;主动革新线圈绕缆方式,消磁保障任务数量和质效大幅提升……


和扈希新一样,三级军士长张伟也是官兵们眼中的“学习达人”,在码头上、学习室、实验室,总能看到他凝神沉思的身影。


几年前,张伟领命参与某舰艇消磁保障任务,突遇设备“罢工”。这类故障鲜少发生,他们赶紧联系设备厂家给予指导。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才有出路!”虽然最终解决了问题,没有耽误舰艇出航,但这件事让张伟感到后怕,“如果在战时,因为设备故障贻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能力短板,张伟和战友们研发新设备,开创新方法,立足自身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入伍20多年,张伟一直保持着记工作日记的习惯,10多本厚厚的笔记本,既有在工作中的复盘总结、研究思考,也有科研上的思路灵感、矛盾问题,凝结着他的青春与心血。他牵头编纂的6本专业书籍,成为消磁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得到官兵们一致好评。


装备护理、仪器检修、文章撰写、体系总结、科研创新……在外人看来,张伟总是忙忙碌碌。他自己却说,“要想屹立在转型发展的风口浪尖,唯有争分夺秒地学习、马不停蹄地研究。”


事业磁力经久不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和张伟一样,每名消磁兵都在加速奔跑——


二级上士张建任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电气领域知识,休假回家一个月“闭关”考取高级电工证书,遇到棘手问题再也不用等待厂家上门;不甘于“只当流水线上的‘螺丝钉’”,00后班长曾志南主动学习新理论,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成为消磁站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为了更好解决测磁精确度问题,老班长杨磊峰和几名战友组成科研小组,展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


无数个日夜里,这群平凡的士兵,就这样与大海相伴、枕涛声入梦。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奋斗磁场”中,这群海军消磁兵,在无形磁波中守护着战舰,也读懂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来源:解放军报

相关文章

2025-04-05 12:46:00 传统清明在绵阳遇见多样场景

博物馆里的非遗手作百花乐园的田园诗画罗浮山间的民俗体验……这个清明节小长假绵阳人用指尖传承用舌尖品味用脚步丈量把传统节日玩出了新花样节气变手作古风包解锁千年文化  今天(4月4日),“万物清明 风俗共赏”主题活动在绵阳市博物馆启动,上百名孩子与市民用创意让古老节气焕发新活力。  “知道清明最早是二十

2025-04-05 12:35:00 推动低碳理念落地 厚植城市生态底色——看石家庄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在石家庄市嘉实蓝岸小区的环保驿站前,居民刘女士用分类投放厨余垃圾积攒的积分,兑换了两包垃圾袋。“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不仅让小区环境变好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大家都愿意参与!”刘女士开心地说。“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

2025-04-05 12:34:00 柳州市政府原秘书长刘俊,被查

4月3日,广西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市二级巡视员刘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刘俊 资料图公开报道显示,刘俊出生于1972年10月,早年在柳州市委组织部工作,2018年至2021年任市政府秘书长,后出任柳北区委书记,直至2024年卸任。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担任市政府秘书长之时,市长为吴炜

2025-04-05 12:29:00 慎终追远 踏春寻芳——青海各地清明假期见闻

梨花风起,游子寻春,清明如约而至。祭奠革命先烈、中华经典诵读、追寻红色记忆、迎春踏青郊游……青海各地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在缅怀先贤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清明假期,西宁市民踏青游园。王晶 摄文明新风与精神传承 又是一年清明至,缅怀先烈寄哀思

2025-04-05 12:16:00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孙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

2025-04-05 12:16:00 飞阅新湖南 共赴春日宴⑯丨理学名城 温泉花事

来源:【新湖南云】飞阅新湖南,共赴春日宴。这个春天,“新湖南云”联动2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无人机为笔,湖湘春色为卷,推出踏青航拍,从云端视角为您描绘春满三湘的立体诗篇。现在,我们走进汝城县。汝城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建县1600多年,这里作为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主战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

2025-04-05 11:56:00 念春生:,春籽裴业明小说 念春生:,春籽裴业明免费阅读

《念春生:,春籽裴业明》,情节引人入胜,剧情极佳,文风独特新颖,非常推荐。精彩内容如下:咬着牙说完,对着紧张的众人露出一个笑容后,终于脱力往后倒去。没成想离我最近的裴业明顺势将我揽进怀里,在我耳边轻轻说道:“谢谢你。”我回以他释然的微笑,裴父裴母见此场景也只能连连叹气,痛斥我是个傻姑娘。或.....

2025-04-05 11:31:00 第二轮乐·上海消费券近期可用!详细攻略快来Get!

四月申城春意浓,正是出游好时节。第二轮乐·上海消费券即日起可进行核销使用,助力市民游客解锁沪上潮流玩法。消费券使用期限截至何时?使用规则有哪些?如何查询优惠可用商户名单?快来Get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局带来的这份详细攻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来源:上海发布阅读推荐太离谱!事发飞往上海航班,有乘客咬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