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读书人应有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别人读《论语》。”
2500多年来,这部儒家经典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生的许多问题,我们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读懂了《论语》中的这10句话,你就会领悟到许多人生哲理,获得无数成长!
一、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刻意说出甜蜜中听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心。”
花言巧语者,擅长绵里藏刀、左右逢源,你听得心花怒放,却掉进了温柔陷阱。
人性的弱点是,甜言蜜语人人爱,忠言逆耳讨人嫌。
孔子也曾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侍奉君主进谏次数过多,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劝告次数过多,会受到疏远。
即使亲如朋友,也会因忠言而疏远。
但是,花言巧语乱人心,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们要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识别花言巧语的糖衣炮弹,懂得忠言逆耳的良苦用心。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哪里做得不对,会从自己内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从而修正自己;小人则是向外去查找原因,要求别人做好。”
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忙着推卸责任。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常忧愁悲伤,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格局与境界。
格局,就是不看别人的坏;境界,就是看见别人的好。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要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了解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
但是,要看透一个人,也不是全无办法。
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一个人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方位、立体地去了解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
同样做善事,有人贪名图利,有人单纯行善;
同样忙工作,有人兢兢业业,有人投机取巧;
同样做件事,有人欢欣鼓舞,有人牢骚满腹。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人其实是藏不住的,再会伪装的人也会露出马脚。
四、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论语》一书中,反复强调谨言慎行,从而做到“寡尤”、“寡悔”。对于我们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最好不要臆说,否则,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五、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人生的许多分歧,只是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
学会换位思考,人生的许多分歧将会迎刃而解。
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个人要专心于最根本的工作,基础的东西建立了,道自然而生。
范晔曾说:“墙高基下,虽得必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快速成长。
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所谓言多必失,倘若随心所欲说出口,对于别人而言不但有失尊重,对自己而言,也未作到三思而后言该有的说话态度。
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行动常常比语言更真实。有人夸夸其谈,做事却寥寥草草;有人默默不语,做事却勤勤恳恳。
与其言行不一,不如少说多做、先做后说。
八、子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变得骄傲,节俭了就会流于固陋。与其骄傲自大,我宁可寒酸固陋。”
生活中,许多人有着超前消费的习惯,今朝有酒今朝醉,无酒也要借酒喝。
因为拿着高薪,或者对未来预期过于自信,贷款买房买车,花钱大手大脚,并无多少结余。
许多人不但意识不到潜在的风险,反而欣赏自己的消费理念。
可是一旦出现降薪、裁员、疾病、灾难等意外情况,便仓皇失措,难以周转。
保守消费、节俭度日,即使风吹草动,也无伤大雅。
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不要只求快和贪小利,只求快就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就成不了大事。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中出乱,反而更慢。
贪图眼前小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失去更多。
波斯谚语说:“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跑两个驿站,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前进。”
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菜根谭》曰:“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平时多提升自己,无论局势怎么变化,都不会手足无措。